close

巴拿馬運河 - Miraflore閘道 / Esclusas de Miraflores - Miraflores Lock / 200601

今天的首要目標就是趕在時間內到Miraflore閘道看運河,書上寫道早上9點到10點,下午則是3點到5點是船隻經過Miraflore閘道的時間。其實在看旅遊書,知道要到閘道去看之前,一直以為在巴拿馬市區就有大廣場可觀看船隻過運河,因為看別人拍的照,角度問題,看起來就像是站在一個大廣場上,船隻由旁邊經過.
甚至我之前以為整個巴拿馬運河是一大堆的閘道,但現在才知道閘道只有三個,分別是太平洋岸的Miraflores、Pedro Miguel和大西洋岸的Gatún。以太平洋入運河、大西洋出河河為例,船隻陸續通過兩個相鄰的閘道Miraflores和Pedro Miguel後,就在河道中行駛(有船拖曳),一直行駛到大西洋岸邊才需再通過另一閘道Gatún出海去。


貨輪進入窄小的人工河道.

於閘門前等待閘門開啟, 水位一致時, 才再繼續往前.

剛通過閘門的貨輪.

脫離人工河道, 駛向河中.

貨輪駛向 Pedro Miguel 閘道; Miraflores和Pedro Miguel兩個閘道距離很近.


早上坐公車到Miraflore閘道,進去後,直奔四樓的觀景台。Miraflore閘道的大樓有兩處觀景處,一是售票口進去後,大廳的正後方,那還有坐椅可坐;另外,四樓的觀景台則是一個普通的大天台,在此可居高臨下看船隻通過,也可遠遠的看另一閘道Pedro Miguel,大部份的時間我都是呆在四樓看船通過閘道。

Miraflore的閘門.

其實, 明明就知道它只是條運河,但之前卻認為場面該是壯觀的,今天才得以一探究竟,看著四台小車(Locomotora)緩慢的拖著大貨輪進入勉強合身的閘道內(註),在此同時,閘門則由高水位處放水到低水位處,直到兩邊水位相同後,閘門才緩緩打開讓船通過;之後,船隻短暫被關在兩個閘門中間,再一次的等待水位相同時,才得以再通過另一道閘門,駛入河中。
註:資料上寫著可通行船隻的大小限制為:長294.13公尺、寬32.31公尺、高12.04公尺 (2006年)


貨輪通過閘道的重責大任, 就交給這車頭 - Locomotora.

Locomotora 特寫.

貨輪通過閘道時, 貨輪上的員工閒閒無事, 群聚聊天.

雖然運河看起來也沒有特別特殊之處, 但莫明的就是吸引我從哥斯大黎加坐長途公車入境巴拿馬, 再搭夜車直抵巴拿馬市, 專程來參觀巴拿馬運河.
也許只是為了它的盛名, 跨越兩大洋的運河; 也許是為了歷史情節, 美國曾經直接派兵入侵巴拿馬市, 強抓當時的強人諾瑞加...; 之後, 還曾在台灣遇到一位樓友, 教英文的美國人, 說他有參與該次"入侵"事件, 在槍林彈雨中...(英文不好, 後面就聽不懂他說什麼了...)...


巴拿馬運河歷史小檔案:首度通行運河的船隻為米國的海軍艦隊,時間是1914年8月15號;1999年米國將巴拿馬運河的掌控權移交給巴拿馬。哈, 一跳85年,有興趣者請看:www.pancanal.co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mateo 的頭像
    Kmateo

    Kmateo

    Kmat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